其他
忆趣 | 语文书里的鲁迅名句,你还记得多少?
这次,研读间盘点了中学课本里几处经典的、有背诵要求的鲁迅先生文章,希望在此时此刻能够唤起大家往时的记忆,借此怀念鲁迅先生。
文 | 凌霄 rukia
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——人教版七年级下册
百草园究竟是什么样子的,课本里面并没有给出插图。或许这种荒芜的庭院,只有在童真的心灵里,才会披上这种绘声绘色的外衣吧……
「不必说碧绿的菜畦,光滑的石井栏,高大的皂荚树,紫红的桑椹;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,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,轻捷的叫天子(云雀)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。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,就有无限趣味。油蛉在这里低唱,蟋蟀们在这里弹琴。翻开断砖来,有时会遇见蜈蚣;还有斑蝥,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,便会拍的一声,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。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,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,何首乌有臃肿的根。有人说,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,吃了便可以成仙,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,牵连不断地拔起来,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,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。如果不怕刺,还可以摘到覆盆子,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,又酸又甜,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。」
社戏——人教版七年级下册
即使坚韧如鲁迅这样的斗士,回忆起童年往事,笔调也是温馨的。
童年对许多人来说,都是一段难忘的体验。在成人后回忆往事时,对当时的人和事,更是怀着一种浪漫的情感。这一段充满艺术性的描写,让人不禁忘记那个闭塞落后的年代,只存留着心底里的淳朴与善良。
「真的,一直到现在,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,——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。」
社戏固然有趣,但是,为了看戏所经历的,同样有趣。
故乡——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这篇小说,让我们知道了鲁迅先生的另一个绰号——迅哥儿。
「时候既然是深冬;渐近故乡时,天气又阴晦了,冷风吹进船舱中,呜呜的响,从篷隙向外一望,苍黄的天底下,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,没有一些活气。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。」 「阿!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?」
二十年的光阴,给自己的故乡,故乡里的哪些人儿留下了怎样的印记呢?初学课文的时候不可能有这种体会,但是现在,我想我们应该有了。
「这少年便是闰土。」
如果说闰土是那个年代的孩子王的话,那么迅哥儿就是他的超级迷弟。 只是,二十年的光阴,让这两位身份反转了……或者说,是互相对待的态度反转了。
「阿!闰土哥,——你来了?……」 「我接着便有许多话,想要连珠一般涌出:角鸡,跳鱼儿,贝壳,猹,……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,单在脑里面回旋,吐不出口外去。」 「他站住了,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;动着嘴唇,却没有作声。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,分明的叫道:」 「老爷!……」
「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;我就知道,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。我也说不出话。」
「我在朦胧中,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,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。我想:希望是本无所谓有,无所谓无的。这正如地上的路;其实地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」
广为流传的名句,在被各种花式解读的潮流下,依旧闪耀着它蕴含的无穷深意。 或许在现代人的生存体验中,他们渴望超越这种社会既定阶层,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;无论他们在外面的世界闯荡得如何成功或失败,他们都不想在故乡这一特定的空间遭遇这种“隔膜”与背离。但他们却无法改变这一点,就像鲁迅无法让闰土一如既往地接受自己一样;因而不免有着深沉的压抑和悲哀。 这个富有意味的“绝望的轮回”,吞噬着一个又一个两小无猜的美好童真。
阿长与山海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
「哥儿,有画儿的‘三哼经’,我给你买来了!」 「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,全体都震悚起来;赶紧去接过来,打开纸包,是四本小小的书,略略一翻,人面的兽,九头的蛇,……果然都在内。」 「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,别人不肯做,或不能做的事,她却能够做成功。她确有伟大的神力。谋害隐鼠的怨恨,从此完全消灭了。」 「这四本书,乃是我最初得到,最为心爱的宝书。」
「仁厚黑暗的地母呵,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!」 鲁迅是复杂的。面对群体,他怒斥他们的迂腐无知麻木,回到个体,他赞扬他们的淳朴善良。 不只是鲁迅,每个人,因其处于这个复杂的社会,都会不同程度得变得复杂。
孔乙己——人教版九年级下册
「孔乙己一到店,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,有的叫道,“孔乙己,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!”他不回答,对柜里说,“温两碗酒,要一碟茴香豆。”便排出九文大钱。」 初学的时候,不理解“排”这个动作,视觉上和直觉上都没有直接的体会。而后经过某同学的现场本色演出终于领会。
没错,学到这里的时候,整个教室里也充满了快活的空气。
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——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。」
大约和的确的连用,依旧是鲁迅先生惯用的意味深长的结局。他能于参寥数页之中,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,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,讽刺又不很显露。